国医大师治疗癫痫处方-国医大师治中风
第三届国医大师张志远,出身中医世家,专治各种疑难杂症
第三届国医大师张志远个人经历如下所示:
张志远1920年出生于山东,第三届国医大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在山东中医界,说起张志远那是无一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他擅治各种疑难杂症,大家碰到什么解决不了问题,都会向张老请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若有疑,问志远”的局面。
张志远出身于中医世家,家庭有非常浓厚的中医底蕴,他的父亲、祖父都是当地的名医,先后从医几十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张家家境较好,从6岁开始为他聘请了专门的家庭教师,教习中国传统文化,这为他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古文功底,为以后学习中医典籍打下了基础。
在读书之余,张志远经常跟随父亲出诊、采药、配药。在父亲的亲自指导下,张志远先读《医宗金鉴》,同时开始研习本草,广泛了解各种中药的性味、功效和配伍,同时学习中药材的炮制和加工。后来,就精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
其中《伤寒杂病论》达到了熟练背诵的程度,对于书中的大量经典处方,他也是烂熟于胸、倒背如流。从小的严格训练,让他受益终生。
20岁时,他正式开始独立出诊。由于功底扎实、父亲倾囊相授,间接增加了他的临床经验,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一般的病都是药到病除,慢慢在当地打开了局面,名气也越来越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山东中医研究班开班,经过当地推荐和层层选拔,他成为第一批学员。
36岁时,他迈进了院校教育的大门。在研究班,除了有名师教授,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那就是学员们都是各地小有名气的中医,他在学习之余,还要对中医经典著作进行研究和整理,为筹建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做准备。后来,张志远留校任教,专门讲授《伤寒论》,正因为这些成长经历与积累的经验,让他成为山东省中医药高等教育最早的探索者之一。
1959年,张志远到山东中医大学担任教授,并在附属医院担任主任医生直到98岁高龄去世。
张志远医术高明,很多疑难杂症经他诊治之后往往收到奇效。有一次,张志远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这位患者4年前开始,每次月经都淋漓不断,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但是几年下来,一直没有好转。患者严重贫血,身体消瘦,非常痛苦,而且严重影响工作。经人介绍,慕名找到张老请求诊治。张老接诊后,开了一张3味中药的处方,每副药仅40多元。
患者非常失望,认为张老浪得虚名。经家人劝说,勉强服药3天。结果让她非常惊喜,出血量明显减少。服药7天后,出血量基本止住。于是,立即找张老复诊,经过调理,1个月后完好如初。这样的例子,在张老的行医生涯中不胜枚举。在张老看来,稀疏平常。
张志远虽是中医出身,但并不排斥西医。他认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皆各有长短。作为一个医生,不应该有门户之见,而用取长补短。张老自学过西医,不仅掌握了西医的基本知识,而且能用其所长,灵活地将中医诊断与客观验检查结果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中医的疗效。
张老一生不仅精研医术,而且作为一个教授也留下了很多的中医专著。他一生留下的读书卡片有十万多张的,读书笔记多达两千多万字,手稿重达几百斤。张老经常说:“通过著书,将自己家族的经验和自己的思考形成系统的知识,然后传播出去,这也是对中医事业的一种推动,是对社会的重要贡献,也可以更好地为人类健康造福。
他先后发表论文400余篇,先后编撰出版10多部中医专著,主要代表作有《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医林人物评传》《张志远医论探骊》等书,特别是《张志远医论探骊》是他穷四十年之心血所著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是不可多得的中医专著。
同时,《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是张志远先生为了传承经验,而将他长期临床实践中所用到的方药及临证心法,以医话的形式,系统地进行了整理,可以说这本书是张老先生70年临床的心血结晶,极为珍贵。
真正的国医大师都是怎样开方的——中医从业者必读!
轮廓
王绵之(192——2009),中医硕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王绵之教授是中医方剂学科的创始人。1994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教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的认知与方法)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被授予“北京市名老中医”称号。
门徒的回忆
在60余年的临床、科研和教学生涯中,王绵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和方剂特色。由于老师生前忙于医疗、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除了撰写《方剂学讲稿》和付梓(手稿刻制出版)外,没有时间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期刊杂志上虽然有一些关于教师经验的文章,但内容只是片段,很难全面反映教师的学术思想。因此,对于那些渴望学习和研究王绵之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学者来说,这一直是一个遗憾。
我从1993年开始做老师的博士生。我和老师在一起三年了,一直在不断的冷热中。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天坛医院工作。用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创新,打开了天坛医院中医脑病的新局面。毕业后,每次去看望老师,老师总是饶有兴致地倾诉自己治疗脑病的经验。
近年来,为了挽救教师的经验,国家和北京市政府成立了王绵之工作室,并要求其弟子尽最大努力整理和传承教师的学术思想,以防止教师的宝贵经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所以我和我的大儿子王旭根据跟随老师的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写了这本书。王医学第20代传人王旭,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始终伴随着老师,深受其经历的影响。此外,张庆还努力帮助整理教师信息。
病历的特点
01言简意赅,惜墨如金。
王绵之老师的病案可以用极其简洁来形容,这和患者太多有关,也和老师的风格有关。有时只用一句话命名病机并根据病机开药,如:高某,女,28岁,1995年1月26日,体弱易感,腰酸,治宜健脾化痰。
医学案例建议:女性患者通常身体虚弱,容易感冒,表现为白带、腰酸;病机为脾肾两虚,脾虚气虚,表里不健,脾脉虚弱,肾虚腰弱而腰酸。
老师的病历除了对病情的简明描述外,还有简明的药方。有些药方乍一看感觉平淡无奇,大多是用来调理脾胃或补益气血的。它们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恰恰是这些平淡无奇的药方,疗效突出,具有细雨润物的作用,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德行可见,人能长命百岁”,与老子“道可学,而不凡”的意思不谋而合。这真的是大家的上乘功夫。
02辨病与辨证并重
老师是王中医的第19代传人。虽然他有着深厚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基础知识,但他从不排斥现代医学,并尽力利用其优势。老师的治疗强调病证并重,常见病与证结合。在老师的病历中,脑梗塞、脑出血、神经胶质瘤、帕金森病等现代疾病的名称比比皆是。老师指出,比如从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证候,要对疾病有全面的认识。只有通过病人的症状,我们才能检查病因,制定治疗方案
说到用药,老师指出古人用药如斗法,讲究王者之师,讲究王权,不强调霸权。这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它治疗人而不是治疗人。治病不要忘了人,用药不要只图一时之效。为王,限制重症药物的处理。用药太多或太少都不好,也不能偏颇。不关键的时候,用补药补虚不补实也是老师的王道思想。
老师们喜欢用生姜代替炙甘草入药,原因有三:一是加入生姜有助于煎煮其他药物的有效成分;其次,加入生姜可以暖胃,防止服药时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第三,生姜可以调和各种药物,防止药物的刺激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有助于药物的吸收,保证治疗的预期效果,更有利于长期服药的患者。这是老师王权思想的又一具体体现。
04重视舌脉
王绵之的医案中,有一半以上先描述舌脉,有的甚至只通过舌脉提出治疗方法,可见老师对舌脉的重视程度。根据舌脉症状的结合来探讨病机,就是指明治法。老师认为舌脉能客观反映患者的病情,所以问诊比较简单,针对性的只收集主要症状。诚如其例:舌肥嫩,苔薄见底,脉细弦,但力度缓。这是因为脾胃虚寒,心肝失养。
老师对舌歧视有独特的体会。如舌苔脱落,中医胃气胃阴伤,成人胃粘膜肠化生、异常增生等,都是癌前病变,要辨证用药。若见舌纵裂,则心气大失。无论患者是否有症状,处方用药都应兼顾补益心气。
脉象是中医的秘密。“点下来很难知道,但在心里。”老师告诫我们,中医脉学有着深刻的内涵,只有勤于学习,刻苦练习,才能掌握。在临床上可以从患者身上学到,在家里按沙发把体会到,就是“随病进,随心退”。揭示了掌握脉学的唯一途径是边学习边思考。
05书法帅气独特。
老师留了很多原方。从处方来看,自然项填写完整,布局合理。病历写得很有章法,就像书法作品一样。
书法虽然不是医生必须学习的艺术,但却是中医必须熟记的技能。作为一名中医大师,你必须精通文学、历史、艺术、心理学和哲学,比其他职业更了解生活和社会,比普通人更了解身心。所以,学中医容易,成为大师难。
把方子写成书法作品,要求有点高,但是认真写方子是最基本的要求。关于处方书写的要求,老师说,“我们开处方的时候,一定要写清楚炮制方法、药名和用量,以及任何特殊要求,包括煎服。现在有些人写不清楚用量,因为所有单位都用克,所以只在前面写数字,后面不写一个简单的字‘克’。这是不应该的。一定要在处方上写清楚,防止处方错误。写药方,字好看不好看是其次,首先要明确。”
病历保持真实
冯某,女,32岁,94年9月6日。
我已经咳嗽6年了,最近越来越严重。我不能平躺,舌苔黑,白,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