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神奇治病秘术-道家治疗癫痫的方法
自己在家怎么灸,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
/iknow-pic.cdn.bcebos.com/902397dda144ad34f6b900c0dca20cf431ad8577"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02397dda144ad34f6b900c0dca20cf431ad857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步骤:
准备好艾盒和艾条
2.将艾条点燃
3.将艾条放入艾盒中间的柱子网里
4.盖上艾灸盒子,就可以进行艾灸了。
5.只需把艾盒放到相应的穴位即可。可参考穴位图。
6.要是想让热度加大,可以把盒子拉开少许,加速艾条的燃烧。
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3.防火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5.要防止感染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7.注意施灸的时间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
9.防止晕灸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话说百会穴
民谚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而人也有三宝则是:精、气、神,三宝之中,以“神”为统领,是生命的灵魂。相应的人体三大要穴有:百会穴,可益“神”;神阙穴,可补气;涌泉穴,可生“精”。
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归属于督脉,人体的手足三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在这里与督脉会合,为人体阳气盛极之处,故中医称其为“诸阳之会”。
百会穴居巅顶,也曾称昆仑穴,因为从中国的地势来讲,昆仑山脉是群山之首,尤如世界屋脊,所有的山脉河流多是由此源源而下,有“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之称。取昆仑之名,意喻此穴位和昆仑山脉一样,俯瞰着大地万物。后因为与脚后跟的昆仑穴同名,故取消了这一名字。
《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记载:“百会者,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故名百会”。道家称百会穴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就好像电视剧里面的华山论剑,各路英雄豪杰汇聚于此,兼四周经穴密布,大有百脉朝宗,君临天下之势。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若将其比作京城,则天子脚下,能人异士很多,所以也从来都是是非纷扰之地,百会穴寄居此地,要负起保障一方安宁的作用。所以,百会穴可主百病。
归纳总结百会穴的主治疾病有:
1.百会穴具有开窍醒脑、回阳固脱的功效。故但凡脑部的疾病,如头痛(配曲鬓穴、天柱穴治脑血管痉挛、偏头痛)、头晕目眩(配养老穴、风池穴、足临泣穴治美尼尔氏综合征)、失眠、焦躁、癫痫(配水沟穴、京骨穴治疗大发作)、卒中(失音不能言语配天窗穴;配人中穴、合谷穴、间使穴、气海穴、关元穴治尸厥、气脱),都可以通过百会穴治疗。
2. 百会穴对于人体最重要的血液循环也可以调理,如高血压或低血压(配水沟穴、足三里穴),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血压。现代研究表明,百会穴浅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如枕大神经、额神经分支,深层为大脑皮层运动区和旁中央小叶附加运动区,局部为周边向中央结聚的动静脉网,因此刺激此穴对改善中枢神经的功能及血液循环有直接调节作用。有研究发现,将一块砭石放在百会穴,通过微循环监视器上可以看到,血流量能够增加20%以上。
3. 可治疗气陷、气脱证,如小儿脱肛(配长强穴、大肠俞穴)。
4. 可治疗炎症(配肾俞穴,回旋灸)
5. 可戒烟(配神门穴)
……
在中医临床上,对百会穴的治疗可采用针刺、艾灸、放血、埋线、药敷等方法。另外老百姓长期坚持对百会穴进行保健或锻炼,可达到益智开慧,补阳填阴,澄心清神,延年益寿的作用,但保健手法应轻柔,如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遍,每天3次,效果良好。另外,还可以采用空心掌叩击,点揉、温灸、刮痧、梳头等方法进行日常保健。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介绍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Oriental Ultra Light Bone Setting Technique,简称OUBT
是新加坡毛泰之先生以“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现象理论”为出发点,在精研传统中西医学与现代生物力学科学的基础上,把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系列人体骨与相关结构力学变化的生理病理规律与道家内丹学术的理法成就相结合,并创造性地融会于徒手医疗技术而发掘丶创新出来的一整套既具道家柔性文化与技法特色、又具有临床巨大实用价值的手法理法体系。
手法感觉:轻、柔、缓、舒服
手法特征:小力量,低速高幅滑移
相对于美式整脊高速低幅冲压模式,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具有更安全、适应症更广、疗效更稳定快捷的特色。
柔性正骨疗法适应人群:骨移位相关疾病
基本可以说,人人均可享有柔性正骨。上至百年人瑞,下至襁褓婴儿与少年儿童,包括孕产妇、严重体质虚弱者、骨质疏松症患者、手术后患者。
只要有骨结构先后变化、移位导致症状都可治疗。
老师还自豪地说:全身206块骨头都可以正骨。不管在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中,我都得到了验证。
临床上,用于常见病颈椎病、腰突症、腰肌劳损、小关节错位等传统手法治疗领域有用。
用于网球肘、肩周炎、弹响指、鼠标手、踝关节扭伤、跟痛症等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通常不涉及的疾病,同样有效。
对于脊柱侧弯、股骨头坏、膝关骨节病等以前只能等严重到一定程度手术治疗的疾病,一样有用。
〇型腿、D型腿、X型腿、K型腿、翘臀、隆背、塌鼻、歪嘴、颧骨高低不对称、……这些都是骨结构异常情况,都是柔性正骨疗法的适应症。
小儿抽动症、耳鸣、头皮痛、头晕、癫痫等很多临床情况,在接受柔性正骨疗法后治愈。
本人身体力行柔性正骨疗法七年了,真正感受到该疗法体系可以为病人带来的好处,还蕴藏着的有待深挖的无限可能性。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接触、了解、学习柔性正骨疗法体系,从而因此获益,本人决定把自己工作中运用该疗法的部分典型案例,逐渐分享出来。
总体分为两个系列:
骨科疾病系列:首诊通常在骨科就诊的疾病。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等。
杂病系列:首诊是骨科以外的其它临床科室的疾病。比如不明原因的头痛、神经科的抽动障碍、恶性肿瘤患者的肢体乏力等。
请教:朱砂辟邪真的假的
朱砂一般是有清心,镇静,明目,安神,解毒的效果。一般在中药里面用于失眠梦比较多,心悸,容易惊吓或是癫痫发狂的症状缓解,还有对于口疮,视物昏花,小儿惊风都有改善。辟邪也是一种说法而已,如孩子惊吓可以镇静。并不一定是辟邪效果。要注意孕妇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不适宜使用。也不适宜大量使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